洪瑞麟
1912-1996
洪瑞麟,出生於臺北大稻埕,由於父親對傳統文人畫的素養,自小對繪畫產生興趣。1927年,進入由倪蔣懷出資的臺灣繪畫研究所,與張萬傳、陳德旺等人共同接受石川欽一郎的指導,正式學習素描。
1930年赴日,考入帝國美術學校(今武藏野大學)西畫科,受當時的普羅思潮(Proletariat)與高砂寮打工經驗的影響,從此生命創作的核心與勞動者緊密連結。1938年返臺,適逢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需要人手,洪瑞麟受邀前往,為了回報知遇之恩,也為求得一份生存的經濟基礎,洪瑞麟開始了他礦工兼畫家的生涯,記錄了臺灣35年的礦工經驗。
洪瑞麟的礦工畫,常以簡練、流暢又粗獷的筆觸來勾畫線條,礦坑內獨特的情景、及礦工們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孔,在畫家的彩筆下鮮活起來,洪瑞麟與礦工圖,絕對是臺灣美術史上極為重要的文化資產。